
核災代價高昂 社會應正視核電風險 反對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
日本已於8月24日開始排放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引發國際各界極大的擔憂與反彈,全國廢核平台再度至「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外舉辦記者會,向日本政府重申反對立場,不該將核災代價轉嫁到全球環境,呼籲撤回排放計畫,並預告將於9月14日響應全球串連行動,共同表達反對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訴求。
日本已於8月24日開始排放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引發國際各界極大的擔憂與反彈,全國廢核平台再度至「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外舉辦記者會,向日本政府重申反對立場,不該將核災代價轉嫁到全球環境,呼籲撤回排放計畫,並預告將於9月14日響應全球串連行動,共同表達反對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訴求。
氣候變化是全球關注的議題,城市氣候問題是此議題的內容之一,每當提及此,城市熱島效應便是第一個出現的關鍵字眼。近年來城市熱島效應的話題性高,它帶來的後果可以不堪設想,甚至直接摧毀地球。因此,各國正在加強合作,希望能夠舒緩城市熱島效應帶來的惡果,甚至解決城市熱島效應。顧名思義,城市熱島效應普遍在城市中發生,各地造成熱島效應的原因大同小異,均是因為城市發展及人口密度高而導致高溫問題惡化。
本會秘書長在今年3月,與臺北教育大學蕭文杰老師共同撰文投書,針對「宇珍公司」拍賣不具備古物文資身分之象牙製品,卻於二審獲判無罪,感到譁然。今日透過吳思瑤立委以及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再次舉行記者會,表達對野保法施行細則第17條允許經指定為古物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進行交易有開後門的問題以及下列判決不合理的地方:
在主講人簡凱倫律師回到熟悉的高雄,滿場均是中南部因徵收或區段徵收而面臨迫遷的受害民眾。同場中有政治大學地政系李明芝助理教授、徐世榮教授,以及剛在航空城機場專用園區土地徵收案中獲得部分勝訴的本所熊依翎律師。
福島排放核廢水的議題近日鬧得沸沸揚揚,你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嗎?
根據媒體報導,日本即將在八月初排放因2011年福島核子事故後大量存放的核廢水,由於核廢水的排放量超過130萬噸,預期要經過數十年才能全數排放完畢,因此引起諸多爭論。
對於台灣到底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看政府的因應措施吧!
福島排放核廢水的議題近日鬧得沸沸揚揚,你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嗎?
根據媒體報導,日本即將在八月初排放因2011年福島核子事故後大量存放的核廢水,由於核廢水的排放量超過130萬噸,預期要經過數十年才能全數排放完畢,因此引起諸多爭論。
▍📌到底有哪些爭議,一次整理給你看:
2021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決議將氣候變遷納入基本人權,明確宣示人類享有「清淨、健康與永續環境」的權利;隔年,聯合國大會以161票贊成、8票棄權通過決議案,歷史性承認「享有潔凈、健康和永續環境是一項基本人權」。
自此,「環境權」一詞便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