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正轉型於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中發展之脈絡爬梳
公正轉型的概念,於第28屆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中受到各方公民團體的高度倡議:We want “justice” transition, not “just” a transition.(我們要的是公正轉型,而非只是個轉型)。從2015年巴黎協定(COP21)中僅於序言提及一句的公正轉型,到2023年公正轉型勢如破竹地發展,究竟公正轉型的概念是如何於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一步一步受到政府間的正視與關注?
公正轉型的概念,於第28屆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中受到各方公民團體的高度倡議:We want “justice” transition, not “just” a transition.(我們要的是公正轉型,而非只是個轉型)。從2015年巴黎協定(COP21)中僅於序言提及一句的公正轉型,到2023年公正轉型勢如破竹地發展,究竟公正轉型的概念是如何於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一步一步受到政府間的正視與關注?
公正轉型的概念,並非於學術研究之理論思辨而生,而是隨著經濟轉型與環保運動的推波助瀾,由實際行動而驅動形成的產物。提出公正轉型概念的目的,在於保護環境的同時,亦保障第一線勞工與社區的工作與健康。
因為總統大選期間,賴清德萬里礦村老家遭指控為違建,「礦村」議題才稍稍被社會關注;卻也隨著選舉落幕,議題又消逝無蹤。萬里從日治時期以來,一直都是早期重要的產煤礦區,世代的礦工家族居住於此,卻為什麼這些長久的礦村最後反而落入違建爭議?煤礦停採後的臺灣又如何面對這些失業的礦工?而近年來,隨著氣候變遷COP24喊出的「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又與礦村爭議有什麼樣的連結?
國民黨新科立委於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提案修法放寬老舊核電廠延役的規範,引發民間強烈質疑與反彈,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於今日(1月25日)召開記者會,反對核電延役的不當修法,嚴正指出核電是否延役應以安全為第一,而不是讓政治凌駕專業,開法律後門放水危險老舊核電,讓全民承擔核電風險。
2023年12月29日,環境部公布「碳費收費辦法」草案。其中徵收對象為「全廠(場)直接排放及使用電力之間接排放產生的年排放量,合計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電力業與製造業」;而於日前,環境部於座談會中再拋出更新的計算公式,除了上述的2.5萬噸徵收門檻外,即便排放量超過此門檻而應徵收碳費,碳費應繳費額之計算可以再扣除2.5萬噸,剩餘排放量始為費率計算對象,此舉遭環團批判形同給予「免費排放額度」。而不意外的,工總對此以產業公平競爭為由大表贊同。
本會理事長簡凱倫律師,研討會第一場次重要議題「永續報告書的環境合規與法律風險控制」專題講者,理事長特別針對當前「永續報告書」在全球趨勢下,日益看重所謂「Greenwash」(漂綠)或「Climate wash」(漂氣候)等法律風險。
2021年2月3日環境法律人協會與綠色和平共同提起氣候訴訟,時隔三個月,才收到經濟部的答辯狀,原以為經濟部能以宏觀思維,來回覆民間的質疑,殊不知通篇書狀,竟然不提氣候變遷影響,不禁讓人覺得經濟部仍在裝睡!
日本已於8月24日開始排放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引發國際各界極大的擔憂與反彈,全國廢核平台再度至「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外舉辦記者會,向日本政府重申反對立場,不該將核災代價轉嫁到全球環境,呼籲撤回排放計畫,並預告將於9月14日響應全球串連行動,共同表達反對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訴求。
福島排放核廢水的議題近日鬧得沸沸揚揚,你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嗎?
根據媒體報導,日本即將在八月初排放因2011年福島核子事故後大量存放的核廢水,由於核廢水的排放量超過130萬噸,預期要經過數十年才能全數排放完畢,因此引起諸多爭論。
對於台灣到底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看政府的因應措施吧!
福島排放核廢水的議題近日鬧得沸沸揚揚,你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嗎?
根據媒體報導,日本即將在八月初排放因2011年福島核子事故後大量存放的核廢水,由於核廢水的排放量超過130萬噸,預期要經過數十年才能全數排放完畢,因此引起諸多爭論。
▍📌到底有哪些爭議,一次整理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