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家報導台北場1:​​講座側記

台北場:工廠化學風險在哪裡?勞工、社區要知情​​講座側記​

▎引言人林木興⁣​
國際上化學物質治理的歷史發展,大致上在國際的演變可分為四大類別:⁣「行政管制革新」、「管制機關革新」、「治理革新」以及「政策革新」,以更普及以及範圍更廣泛的管制策略來進行調整。​
而我國在治理化學物質政策因向國際看齊,所以從國際上的發展,也能看出國內治理政策演變的歷程,從2013年大修《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之後算起,也基本依循四大類別的改革脈絡調整。​
▎與談人柯乾庸⁣​
社區裡有哪些日常所面臨的風險?你是否調查過住家附近有多少工廠,事故發生時有多久的時間進行應變?⁣​
今年7月15日六輕發生氣爆火警,距離事故發生後一個小時,地區民眾才收到 防災簡訊 通報,試想若有毒物質溢散,民眾可能早就吸入毒煙,身體不適。而且防災簡訊只有告知發生事故,卻沒有提及可能影響的範圍、溢散的物質與因應對策等內容,影響民眾的現場決策。⁣​
⁣​
▎與談人 陳秀蓮⁣​
許多移工因資訊落差的緣故,並不知道自己使用的化學物質是什麼,也不清楚意外接觸時的緊急避難措施,在發生意外的第一時間,沒有辦法做出應對。⁣​
很多人會說移工應該要保護好自己,但是台灣有許多雇主會要求移工在操作危險物質時,仍然要維持一定的工作速率,但穿著防護衣,無可避免將導致工作效率低落,有許多移工為求速度,將防護衣脫掉。一旦意外發生,就難以提出雇主失職的證據來求償……⁣​
 
回顧更多精彩內容 https://bit.ly/3cRPCpj⁣​
Facebook
Twitter
Email

相關文章

環境講座報名:蟲不鳴,鳥不語—談化學污染對地球造成的災害 Silent Spring : the impact of chemical pollution on the environment

殺蟲劑使用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的必需品,然而卻伴隨著嚴重的化學污染問題。本次講座,法國Isabelle Doussan教授將來台探討此議題,並分享她關於殺蟲劑在法國以及歐盟的使用以及其法律限制的多年研究心得。

講座後半段更有美國私立杜蘭大學法學碩士林柏辰律師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林木興研究員的訪談,三位專家將深入探討歐洲及台灣的化學污染現況、問題與解決方案。

航空城都市計畫訴訟開庭 新訂都計法院審查首例

桃園航空城都市計畫(全名為:擬定桃園國際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特定區計畫)訴訟案將在今日(4/27)下午第一次開庭,本案是《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專章》施行後,新訂都市計畫案遭利害關係居民提起訴訟的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