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家報導台北場2: 講座側記

毒家報導台北場2: 公園遊具與化學的安全距離講座側記

▎引言人 #林木興
許多小朋友玩的水串珠主要成分「塑膠」,和化學物質的管理有關嗎?木興老師在引言中告訴大家,水串珠的「塑膠」,其實主要成分是PVA(聚乙烯醇),但是卻有產品標示不清、使用他國語言的問題(原產地是日本),導致家長不清楚小孩玩具的成分。​
此外,針對本次主題的兒童遊戲場所,木興老師也帶領大家一起檢視相關法規,原來與兒童遊樂設施相關的法規,主管機關就有內政部、內政部兒童局、內政部營建署、衛生福利部等,造成多頭馬車、政府管制不利的情況。​
⁣​
▎與談人 #孫瑋孜
瑋孜從過去調查研究的經驗,告訴大家油漆塗料含鉛可能的風險。我們也能從油漆的顏色,來判斷是否可能含有鉛,例如黃色油漆可能添加了鉻酸鉛、六價鉻(#致癌物),紅色油漆則添加氧化鉛,快速乾燥的塗料則會加入透明的醋酸鉛。​
吸收過量的鉛,可能會使它累積在體內,損害多重器官,例如腦、肝、腎、骨,小朋友的吸收力更是成人的三倍。如果是孕婦吸收到過量鉛,可能會傳給胎兒,造成先天性的器官損傷。​
瑋孜更指出,現在的法規裡並沒有針對老舊遊具的塗料去做管制,特別是在2018年7月以前的塗料,很可能都有含鉛量超標的問題,小朋友很可能在遊戲過程裡,接觸到破碎油漆碎片,將這些塗料吃進體內。​
▎與談人 #王俊傑
俊傑老師特別舉兒童遊具的國家檢驗標準CNS 12642、CNS12643、CNS15912、CNS15913,來說明台灣的兒童遊戲場都受到哪些檢驗,哪些遊戲場不合格。​
他指出全台計算大概只有22%的兒童遊戲設施是合格的,其餘通通不合格,衛福部已經規定民國112年1月25日必須要達到全台合格的標準。​
而大家關心的遊具塗料問題,主要是廠商在出廠時,就會先送到檢驗公司送驗,檢測遊具的「化性」,必須採取 #刮除 的形式破壞遊具,因此並不會到設施現場去做實地的化性檢驗,對於廠商是否真的在現場設施採用樣品的相同規格,或者是塗料掉了之後,使用鉛含量超標的油漆重新塗漆,都會造成無法管理的情況。​
更多精彩討論,立刻看重播:https://bit.ly/3iXT96z​
#毒家報導 系列講座第三場 熱烈報名中!​
《看不見的毒幕:毒化物與大肚山的距離》講座資訊:​
時間:10/24(六)14:00 – 16:00​
地點:東海大學第二校區M146教室​
引言人:林木興|台大風險中心助理研究員、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 ​
與談人:羅金翔|弘光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副教授 ​
與談人:林彥廷|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
與會嘉賓:尚君璽博士|東海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
與會嘉賓:魏嘉慶醫師|大肚山改善空污協會​
主持人:鍾瀚樞|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中辦公室主任​
立即免費報名救家園>>https://bit.ly/2Sv6Uis​
*** ⁣​
所有「毒家報導」系列講座活動資訊一次看:https://bit.ly/2EDR2GT⁣​
所有場次共同主辦單位:⁣環境法律人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東海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大肚山改善空污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
Facebook
Twitter
Email

相關文章

聯合國永續發展峰會前夕 台灣響應國際串聯 以燭光排字行動反對核廢水排放SAVE OUR SEA NO DUMPING NUCLEAR WASTE WATER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邀請台灣的公民組織響應國際串連,於9月14日晚間在自由廣場、西門紅樓前舉辦燭光排字快閃行動,由各組織成員身穿白色防護衣,手拿標語牌「SAVE OUR SEA 」、「STOP」,並在地上以燭光排字「NOT DUMP」,呼籲保護海洋環境,停止於海洋傾倒核廢水!日本排放核廢水入海之事,並非東北亞和太平洋地區唯一的問題,未來長期的排放,將使放射性物質擴散至全球各地,並經由食物鏈於海洋生物體積聚,因此身為全球公民社會組織/受影響社區的一份子,呼籲日本停止於海洋傾倒核廢水,改採取其他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