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A讀書分享會 北大都計所廖桂賢副教授 #活動速記

九月竹北場《『任性』?還是『韌性』城市?》
 

1️⃣ 水患治理的範型轉移

過去對於水患都以防洪為重心,淪為河川三面光(渠道化)的治水模式,快速排水成為防洪工程的關鍵,但淹水不等同於水災,也不等同於水患。
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降雨,不是這樣的防洪工程所能抵擋的,主因在於當發生超過設計保護標準的洪水時,將無法抵擋造成災害,因此極端氣候下,水患治理需要 #範型轉移
這裡的範型轉移,老師指的是由防洪安全到承洪韌性的治理概念!

2️⃣ 承洪韌性

韌性並非抵抗環境變動的能力也不是回復的初始狀態的回復力。
承洪韌性是在面對低強度的淹水情境時具有耐淹力,在面臨高強度的淹水情境時具有災後恢復力。
#現今台灣最需要的是耐淹力,不怕淹水與洪水和平共存的能力!
有沒有可能,一個地方即便泡在水裡卻沒有災損,仍然維持正常運作呢?
老師提出了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 的案例,一個每一年都要淹水三到四個月的地方。7-8月至11-12月都泡在水中。一個每年淹水三到四個月的地方,卻不因淹水而痛苦,非淹水時期是收穫豐碩的稻田,淹水時期成為了公海,海中的魚蝦是共有的資源,成為窮人的生活食材的來源。而當地高腳屋的建築型態,使當地居民的生活具有高度的調適能力。也因此在當地季節性的氾濫被稱為「朋友回來了」!
透過湄公河三角洲的案例我們理解,在一次次的淹水週期中,學習適應週期性的淹水環境,除了長期的訓練,也進一步承襲了上一代的調適智慧。
 

3️⃣ 淹水不等於水災

淹水,是培養承洪韌性的必要機制!
但防洪力與韌性有沒有可能並存呢?
老師表示防洪排水工程的普遍存在,是會削減韌性的。
為什麼呢?因為防洪工程工程下生活的我們,不怕水淹,也失去了因應淹水的能力。防洪工程也製造了安全的假象,人們的災害意識降低了,甚至透過築高堤讓更多人住在高堤內,也產生了更多沒有災害意識的群眾。這樣的淪為開發手段的防洪工程,更加劇削減了承洪韌性的能力。
 

4️⃣ 所以該如何增加台灣城鄉的耐淹能力

老師提出:
1.增加開放空間的透水與滯洪能力
2.打造耐淹建築與公共設施,因應極端大水
3.發展兩棲交通系統,因應長時間淹水
4.發展耐淹產業
 

5️⃣ 最後重要觀念釐清

1.承洪韌性不是狹義的防災概念
👉🏻承洪韌性不只是防災,更是與洪水共榮
2.沒有所謂「防洪韌性」這回事
👉🏻並非所有防災手段都能達到承洪韌性
3.承洪韌性不只是採取非工程手段
👉🏻洪患治理需要進行典範轉移
 

6️⃣ 氣候變遷下的水患治理新方向

從「不能淹水」到「不怕水淹」容許淹水適度發生,創造學習環境,提升防災意識。提升建成環境的耐淹力,達到不怕淹水檢討防洪思維,學習與洪水共榮共存。
各位沒來的朋友!實在太可惜囉!這場收穫滿滿的讀書分享會,好幾位來到現場的朋友都表示第一次接觸這樣的議題與概念,除了認同,也希望將這場講座的概念帶出去分享給身旁的朋友,透過這場讀書會產生了個人的典範轉移,並且擴散出去。相信有天我們能生活在不怕淹水且成為能適應自然環境變動的台灣。
本次讀書會特別感謝 不二農產直販所 的場地協力!

更多內容

年度募款專案

EJA的任務之一就是籌組律師、專家學者、公民團體的專業團隊,陪同受影響居民參與訴訟及討論策略,提供居民法律協助。直到2023年,我們手上正持續處理淡北道路環評撤銷案、震南鐵線公司環評撤銷案、航空城系列訴訟(環評、徵收、都市計畫)、新北市灣潭市地重劃環評撤銷案、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地區環評撤銷案、氣以及複雜的台塑河靜越鋼海洋污染事件損害賠償訴訟案!我們靠著一名法務專員的協助,掌握多達53位律師參與的大小律師團!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