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災代價高昂  社會應正視核電風險 反對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

日本已於8月24日開始排放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引發國際各界極大的擔憂與反彈,全國廢核平台再度至「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外舉辦記者會,向日本政府重申反對立場,不該將核災代價轉嫁到全球環境,呼籲撤回排放計畫,並預告將於9月14日響應全球串連行動,共同表達反對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訴求。

日本已於824日開始排放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引發國際各界極大的擔憂與反彈,全國廢核平台再度至「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外舉辦記者會,向日本政府重申反對立場,不該將核災代價轉嫁到全球環境,呼籲撤回排放計畫,並預告將於914日響應全球串連行動,共同表達反對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訴求。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日本政府自從20214月宣布排放入海計畫以來,福島核電廠核廢水的安全及其影響,一直飽受全球科學界與民間團體的強烈質疑。日本不應將核災代價轉嫁給全球環境承受,核災事故後受污染的水稀釋後排入海洋只是降低核災成本、便宜行事的做法,將核污染的後遺症轉移到太平洋,更是不負責任的行為。2015年東京電力和日本政府曾承諾,在獲得利害關係人理解之前不會排放核廢水。然而,日本政府卻不顧當地福島農、林、漁業以及消費者合作社的反對意見做出決定,福島漁民是核災的受害者,卻一再遭到政府的污名化與漠視。

 

日本政府多次以「處理水」一詞來取代「核廢水」,並試圖跟一般核電廠的排水比較,宣稱經過過濾與稀釋後,比一般核電廠的排放水更安全,事實上,福島核災所儲存的污染水與來自核電廠正常運轉期間的排放水,這兩者的風險與性質有極大的差別,福島核廢水經過受損的反應爐爐心,因而被大量的放射性核種污染,一般核電廠的排水則沒有接觸過反應爐爐心,不會含有高放射性。高污染性的核廢水不該排放在自然環境中,即使經過過濾,但仍有極高的環境風險,僅以水中的「氚」含量比較,掩蓋了水中可能仍有其他放射性核種的事實,這只是日本政府試圖淡化核廢水對海洋所造成影響的說詞。

排放入海非唯一方案,應延後排放、陸地儲存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祕書長楊順美說明,日本使用「多核種處理系統(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ALPS)」設備,宣稱可以過濾掉「氚」和「碳14」以外的62種放射性核種,但實際上並不是百分之百徹底去除,只是將放射性濃度稀釋至符合日本法規為止。根據台灣原能會去年1127日至121日到日本東電的考察報告,目前福島核電廠內儲存的放射性污水,有70%水中的放射性核種活度尚未達到排放標準,需進行二次處理。

 

此外,每個儲存罐裡面的放射性物質也不同,日本政府卻聲稱ALPS技術能將鍶90和碘129等有害放射物質的濃度,在第二階段處理後降低到預期規定限值之下,但是這些數據,在目前刻意被淡化,只將重點放在「氚」的含量,這是非常混淆焦點的說法。我們要求東電必須對所有被處理過的核廢水進行測試,並公開相關訊息,才能確定廢水中仍否存在有害的放射性核種。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指出,福島核災後新增的輻射廢水,許多源自流經污染廠區的地下水、雨水等,東電公司應先加強「源頭減量」,阻止尚未被污染的水源,流經污染區成為輻射廢水。東京電力公司(東電)過去在陸地上興建輻射廢水貯存設施,現在為降低成本,將輻射廢水稀釋後直接排入大海,造成鄰近國家的擔憂與困擾,是「以鄰為壑」的行為;放射性物質的活度會隨時間衰減,希望日本政府要求東電將福島核電廠的輻射廢水繼續貯存在陸地上,等待危害降低。

 

核廢水的監測資訊應要即時公開,接受各界監督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主任蔡卉荀表示,台灣四位總統候選人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態度,一致認為只要經過科學把關、在安全標準值內就可以接受。但事實上東電提出的評估研究並不足以支持海放是毫無疑慮的行為,而且明明有更安全的作法可以處理核處理水。20225月至20235月,東電承認曾在福島核電廠附近的港口發現44條銫含量超標10180的魚,顯示福島核災後宣稱排放水都被截流存放在水槽,但仍有外洩導致海洋生物遭到核種污染。儘管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宣稱日本ALPS系統可以過濾大多數有害核種,對既有海洋狀況沒有太大影響,但這只是假設執行過程沒有任何疏失與意外,實際操作絕對沒有這麼安全無虞。事實上,目前ALPS系統由於商業機密的考量,從沒有完整公開完整技術文件,過去也曾發生過好幾次過濾不良的超標紀錄,稀釋排放入海縱使短期內看不出影響,不代表長期累積也安全。我們應該對短中長期的影響都保持敏銳的警覺,並竭盡所能預防及彌補傷害。在此呼籲日本政府用其他替代性方案取代排放入海的決定,並坦然接受鄰近國家的平行監督、公開數據、正視國際社會與人民的疑慮。

 

環境法律人協會特聘研究員謝蓓宜指出,台灣目前有建置「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將監測資訊上網公開。不過資訊平台上的燈號並非即時監測資訊,得知超標資訊可能已經是幾天後。此外,雖然原能會已經強化水產品的抽檢量能,但是對於遠洋漁業,僅能依靠含氚廢水未來一週的模擬預測,引起漁民的憂慮。福島外海正好是台灣北太平洋的重點遠洋漁場,包含秋刀魚、長鰭鮪魚、北太赤魷等漁獲的重要漁場,是排放核廢水之後首當其衝的漁場,若說福島含氚廢水要一年後才會影響台灣的說法,很有可能還是過於樂觀。政府應主動回應民眾對食安的擔憂,此外對漁民應有完整的資訊教育,輔導使用預測系統,並建立因應預測出海的措施、捕撈後檢測的機制,以確保台灣水產品的安全無虞。福島排放核廢水將持續長達數十年,台灣的檢測量能是否能夠持續維持,還是未來會因應情況調整量能,也是應說明清楚的事項。

 

核廢水排放入海違反國際規範,只是將核災成本轉嫁太平洋

綠黨秘書長王彥涵指出,根據IAEA的報告,國際在輻射防護方面的指導原則是:「正當性、合理抑低、劑量限值」,任何違反這3項原則的計劃性輻射排放行為,都不應該施行。任何輻射的曝露,都要具有正當性,也就是對「受曝者」的利大於弊。而日本在亞洲鄰國強力反對下,仍決定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顯然在「正當性」檢驗上便難以過關。

 

今年6月在韓國仁川舉辦的全球綠黨大會,超過80個國家的綠黨、700人次出席,共同在大會上通過了《太平洋地區的核廢威脅》(Nuclear Waste Threat in the Pacific)決議文。

決議文中有幾個重點:「對於同意讓125萬噸的核廢水到太平洋裡的日本政府,予以譴責並呼籲即刻停止排放計畫。日本政府也不應忽略包含《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倫敦公約)在內具有國際法地位,針對核廢料的相關規範。要求東電公開揭露ALPS系統無法處理的氚和碳14的估計量,以及核廢水裡放射性物質的總量。呼籲日本繼續將福島核災後處理過的核廢水儲存在陸地上。在地下建造一座鋼筋混凝土的儲存場,而非目前使用的凍土屏障,以減少地下水接觸到熔毀的爐心進而被被污染的機會。全球各地的綠黨都將支持太平洋地區綠黨和非政府組織,要求各方禁止再排放放射性廢棄物到海洋中的具體行動」。台灣作為離日本如此靠近的國家之一,台灣綠黨作為全球綠黨的一員。無論是從國際法角度、對於東電資訊的透明程度上的擔憂、還是日本將核災成本轉嫁給其他國家、乃至於太平洋沿海——都認為日本政府於將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此事上,不永續也不正當!

 

台灣民間團體響應全球串聯 共同呼籲停止排放

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期程不會只有30年,預料可能會延續更久,影響所及不僅是整個太平洋地區的人民和國家,更會有跨國界和跨世代的影響。面對日本政府排放核廢水的決定,據「反對日本在海洋傾倒核廢水全球運動網絡」統計,自從本月24日開始排放核廢水之後,在日本、韓國、菲律賓、斐濟、美國、澳洲、紐西蘭、英國、德國等地的公民團體均有發表聲明或是行動表達反對立場。同時他們也號召百萬連署活動,敦促日本政府、聯合國以及美國、歐盟、韓國、東協和太平洋島國論壇等相關國家、組織採取負責任的行為和決策,反對日本和東電的決定。呼籲包括國際原子能總署在內的聯合國所有機關,必須反對與阻止日本排放福島核電廠的廢水進入太平洋的計畫,同時應建議或採用已經提出更為科學的替代方案。

全球運動網絡預告將會展開新的共同行動,將於916日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前以及洛杉磯、首爾、名古屋、雪梨及蘇黎世等城市舉行燭光集會活動,並向聯合國的官員提交反對排放核廢水入海的100萬聯署信,廢核平台也預告將於914日在台北舉辦燭光排字活動響應全球串聯。

記者會出席團體: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法律人協會、綠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更多內容

年度募款專案

EJA的任務之一就是籌組律師、專家學者、公民團體的專業團隊,陪同受影響居民參與訴訟及討論策略,提供居民法律協助。直到2023年,我們手上正持續處理淡北道路環評撤銷案、震南鐵線公司環評撤銷案、航空城系列訴訟(環評、徵收、都市計畫)、新北市灣潭市地重劃環評撤銷案、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地區環評撤銷案、氣以及複雜的台塑河靜越鋼海洋污染事件損害賠償訴訟案!我們靠著一名法務專員的協助,掌握多達53位律師參與的大小律師團!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