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調適與法治國家原則》行動宣言

今日於交通部集思會議中心舉辦的【氣候變遷調適與法治國家原則】圓滿成功!

上午場由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所長李建良教授 的專題演講:「 氣候變遷與法治國家原則」為研討會揭開序幕,讓許多跨領域的學者專家瞭解現階段氣候變遷法治化的現況及挑戰。第一場次城市韌性,由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張學聖教授 擔任主持人,並由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廖桂賢教授 及不動產及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何彥陞副教授 共同討論「城市韌性」議題,張學聖教授精彩的引言點出臺灣國土計畫未能落實以及土地開發手段欠缺對於氣候治理的問題,帶出兩位老師的主題,廖教授圍繞在韌性理論的精彩介紹,以及何彥陞副教授對於日本2021年對特定都市河川洪水災害全面性修法,點出不同應對淹水的思維。

下午場由臺大風險研究中心周桂田教授 以及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單信瑜副教授 及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廖宗聖教授,帶來跨實務、社會學和法學的三面交鋒,對於現行風險評估後的監督執行以及充分的風險溝通提出鞭辟入裡的批評和建議。下午場重要的專題演講由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邱祈榮副教授 帶來生物多樣性對於氣候變遷重要性 的演說,老師100多頁的簡報,快速帶入許多重要的觀念。讓接續的最終場「 #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有更具題的討論和交流,本場次由趙榮台老師(前林試所研究員)、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李玲玲教授 以及本會秘書長郭鴻儀律師 一起介紹 NbS的重要概念核心以及於城市規劃上的運用。

最後本會依據今日討論的重要內容,發表本會對於「氣候變遷調適與法治國家原則」研討會 行動宣言,確保本會未來在相關行動倡議上能秉持專業的建議以及方向,持續努力!也希望各位支持者能一同參與宣言共同為環境努力!期待您的留言連署甚至給予寶貴意見

分享此篇文章:

2025環境法律人協會 東吳&政大實習課程

感謝11位來自東吳與政大的學生,歷時四個多月共同參與「環境影響評估關鍵議題研究計畫」,從零開始學習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基本理論與制度設計,逐步建立對台灣與美國環評法制的整體理解。學生們針對各自負責的核心爭點,結合理論學習、訴訟案例分析、比較法觀察,並且實際參與環評公民咖啡館、專家學者大會,完成一份具深度與行動觀點的整合性研究成果。
本次實習不僅培養學生獨立思辨與研究的能力,更希望能啟發新世代對土地、海洋與人權的關切,種下未來捍衛環境價值的種子。

成果發表會當天,我們也榮幸邀請到傅玲靜教授、林木興博士、林柏辰律師與張譽尹律師蒞臨,針對學生的研究成果提出意見,從學理與實務角度給予具體建議與回饋,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拓展視野。

Read More

訂閱EJA電子報

每月寄送焦點行動、活動及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