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系列-氣候變遷調適與法治國家原則

氣候變遷系列研討會《氣候變遷調適與法治國家原則》
時間|2024-11-30 09:00 至 17:30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 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 202會議室
報名連結🔗https://neti.cc/G6D7Bm7 (台北律師公會會員提供40位免費名額,報名請洽公會網站連結。)

自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到2016「巴黎協定」,氣候變遷從過去著重於「減緩」逐漸增加「調適」面向的重要性,形成國際「氣候變遷調適法」的架構。
而國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世界氣象組織於1988年所成立的「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陸續產出重要的研究綜整性報告以及氣候變遷建議與政策討論。從第三次評估報告(AR3)到最新第六次評估報告(AR6),氣候變遷調適成為備受重視的議題,保護全球重要的生態服務系統及妥適地土地利用規劃,是維持地球溫室氣體不再增長的關鍵之一。
我國屬海島國家,年輕地質、多高山峻嶺、易形成颱風等,在種種天然氣候災害的高風險下,對於氣候變遷調適的風險治理實無法忽視;而臺灣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如何結合氣候變遷調適,其重要性為何?法制上我們該如何回應這些不斷更迭的氣候變遷調適議題?
2023年我國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同時新增「調適專章」,但僅僅4條條文,是否足以將國際氣候變遷調適法的各面向引進國內法討論,形成本土化的氣候變遷調適法制?

本場研討會希望透過跨領域的討論,聚焦我國在氣候變遷調適法上的重要行動以及持續擴大臺灣對於氣候調適包括氣候災害、糧食安全、土地流失等等問題的重視;更重要者,在於促進我國氣候法制的建構與更深入的跨領域對話。

主辦單位|台北律師公會環境法委員會、環境法律人協會
分享此篇文章:

2025環境法律人協會 東吳&政大實習課程

感謝11位來自東吳與政大的學生,歷時四個多月共同參與「環境影響評估關鍵議題研究計畫」,從零開始學習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基本理論與制度設計,逐步建立對台灣與美國環評法制的整體理解。學生們針對各自負責的核心爭點,結合理論學習、訴訟案例分析、比較法觀察,並且實際參與環評公民咖啡館、專家學者大會,完成一份具深度與行動觀點的整合性研究成果。
本次實習不僅培養學生獨立思辨與研究的能力,更希望能啟發新世代對土地、海洋與人權的關切,種下未來捍衛環境價值的種子。

成果發表會當天,我們也榮幸邀請到傅玲靜教授、林木興博士、林柏辰律師與張譽尹律師蒞臨,針對學生的研究成果提出意見,從學理與實務角度給予具體建議與回饋,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拓展視野。

Read More

訂閱EJA電子報

每月寄送焦點行動、活動及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