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必考題》社子島關渡平原大挑戰

在氣候變遷調適的考驗下,臺北市該往什麼樣的都市發展?
本會秘書長表示,當他在嘉義演講時,有老人家說,天氣炎熱,趕快去樹蔭下乘涼。現在的人反而是躲在屋裡吹冷氣。熱天出門還要帶外套,外面熱得要命,但進到大樓又冷得要命。這是不是一種溫度的矛盾。
 
任何環境問題,都必須「系統性思考」,從調適的角度,社子島與臺北市共同面對著「水循環」的洪患問題、「熱循環」的熱島效應,以及最後臺北市在這樣的環境下,該如何進行都市規劃和發展?市長候選人們!請說清楚!
 
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宜居都市
在目前最夯的氣候碳排放減緩的議題下,氣候變遷的調適(韌性城市和降低脆弱度)反而是候選人們,最少著墨的地方,彷彿,水患不會在臺北發生、越來越高的城市溫度不會發生在臺北市(臺北市已經屢屢破全國各縣市最高溫的紀錄)臺北從1960年葛樂禮颱風後,以大台北防洪計畫,蓋起200年頻率的防洪工程,獨獨排除社子島!限制社子島的發展,卻反而讓社子島成為臺北少數具有大面積綠地的區域,關渡平原則擁有重要的紅樹林生態系,卻因為疏洪以及以 「保持濕地生態為由」必須砍伐,但紅樹林卻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碳匯生態系,是陸地森林的四倍。砍伐不斷讓生態系造成破壞,同時也釋放更多封存在紅樹林區的碳排放。反而讓原本封印的碳亡靈,全部釋放到空氣之中。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都市發展?
我們需要的是越來越富有的台北市?還是越來越安全和適居、宜居的臺北市?而臺北市創造的富有,卻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貧窮滾出去,富人快進來?這是我們要的臺北市發展?還是我們可以發展出多元、兼容各種文化、與自然共榮共存的臺北市?這是我們選民要好好思考的問題,更是臺北市長不可逃避的城市治理問題。8年後,2030年是關鍵的氣候變遷檢驗點,如果這屆選舉,我們又選錯人,那我們真的撐得到2030、甚至是2050年嗎?
分享此篇文章:
起因之一為2009年起企業或其集團,非法竄改、系統性造假污染物續自動監測系統數據。2016年立法院召開公聽會關切相關立法;2018年監察院列案調查並且發佈報告。 環境部分別於2021年1月、12月兩次預告該法律草案,但是環境部因為爭議多、成本高、或其他原因,已經從行政院撤回該法案,並且計畫性重啟研商。環境法律人協會與會代表發言意見如下

《環境檢驗專法草案(環境部重啟研商)》 環境檢測管理及發展願景座談會發言意見

起因之一為2009年起企業或其集團,非法竄改、系統性造假污染物續自動監測系統數據。2016年立法院召開公聽會關切相關立法;2018年監察院列案調查並且發佈報告。

環境部分別於2021年1月、12月兩次預告該法律草案,但是環境部因為爭議多、成本高、或其他原因,已經從行政院撤回該法案,並且計畫性重啟研商。環境法律人協會與會代表發言意見如下。

Read More

建國啤酒廠都計變更案起訴記者會新聞稿

建國啤酒廠都市計畫變更案程序違失、要件不備,內政部卻仍逕行核定,明顯違法並忽視勞工權益與文化資產保存,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
為導正違法行政行為,捍衛城市文化與法律正義,本案律師團、台北啤酒工廠工會 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於今(25)日正式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訴訟,並召開記者會說明起訴理由與訴求。
亦有台北市產業總工會及台北市企業總工會到場聲援,共同表達對本案訴訟之支持與對勞工權益的關注。

Read More

訂閱EJA電子報

每月寄送焦點行動、活動及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