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聲明

反對日本政府一意孤行「福島核污水排放入海」計畫應撤回

日本政府於1月13日召開的內閣會議,決議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污水在2023年春季至夏季期間排入大海,此舉無視國際社會一直以來的反對與質疑,甚至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對此表達強烈遺憾與抗議,除將持續串聯國際組織要求計畫撤回外,也呼籲政府應嚴正表達抗議,要求日本政府未來必須公開排放相關資訊,並開始進行海洋與漁業的長期監測研究。
​​
2022年8月10日,全國廢核行動平台響應161個跨國組織參與的國際連署,在台灣號召團體加入,並在日台交流協會遞交公開信,發起呼籲日本政府撤回福島污水排放的行動,但遺憾的是,今年年初日本政府不顧國際呼籲與國內反對民意,一意孤行通過核污水排放計畫,未來恐引起海洋環境威脅以及違反國際法。​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強調,這並非一次性排放,而是長年排放大量核污水的計畫,國際從未有此前例,核污水在海洋環境長年累積會有何影響?是全球都須共同面對的問題,而日本政府在排放之前都還來得及撤回決定,希望日本政府應正視國際的反對聲音,核污水稀釋後排入海洋只是降低核災成本、便宜行事的做法,更將造成鄰國的反感,日本政府應在福島第一核電廠或周遭考慮其它更安全的長期儲存方案,可儘量減少衝擊人類和所有生物的健康,並同時保護太平洋的環境。
福島第一核電廠所儲存的污染水與來自核電廠正常運作期間的水截然不同,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污染水具有高放射性,雖然經過稀釋處理,合於當地法規,但這類水體仍然具有大量的放射性氚和碳14與其它放射性同位素,如鍶90,它們可能累積於骨骼並導致骨癌及血癌。向太平洋傾倒放射性水更違反國際法,1972年《防止傾倒廢物及其它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和《倫敦議定書》明文禁止在海洋傾倒任何劑量的放射性物質。而日本官方的決定也引發國內反彈,尤其是當地福島農、林、漁業以及消費者合作社的強烈反對。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出以下三點:

1⃣日本政府應撤回排放福島核污水到太平洋的計劃,提出不會造成鄰國困擾、環境危害的核污水儲存或處理方案​
2⃣我國政府應向日本政府表達抗議與反對,要求日本必須公開排放相關資訊數據,確認水中的放射性物質種類與含量,若超標排放該如何處理
3⃣我國政府必須立即展開長期海洋與漁業監測與對照研究,了解核污水的長期排放是否會對台灣海洋生態與漁業造成影響,監測必須在排放前盡快開始,維護海洋資源及保障漁民權益,做未來因應對策的準備
分享此篇文章:

2025環境法律人協會 東吳&政大實習課程

感謝11位來自東吳與政大的學生,歷時四個多月共同參與「環境影響評估關鍵議題研究計畫」,從零開始學習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基本理論與制度設計,逐步建立對台灣與美國環評法制的整體理解。學生們針對各自負責的核心爭點,結合理論學習、訴訟案例分析、比較法觀察,並且實際參與環評公民咖啡館、專家學者大會,完成一份具深度與行動觀點的整合性研究成果。
本次實習不僅培養學生獨立思辨與研究的能力,更希望能啟發新世代對土地、海洋與人權的關切,種下未來捍衛環境價值的種子。

成果發表會當天,我們也榮幸邀請到傅玲靜教授、林木興博士、林柏辰律師與張譽尹律師蒞臨,針對學生的研究成果提出意見,從學理與實務角度給予具體建議與回饋,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拓展視野。

Read More

訂閱EJA電子報

每月寄送焦點行動、活動及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