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熱島效應研究》_香港理工大學實習生:鄔芯俞

導言:

氣候變化成為全球焦點,城市氣候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其中城市熱島效應是突顯的議題。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台北市的熱島效應,探討其嚴重性及對當地氣候的影響。全球各國積極合作,試圖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帶來的不良影響,然而,台北市的高溫問題卻相對嚴重。雖然許多台灣學者已對台北的城市熱島現象進行研究,但迄今尚未找到明確的原因。本文將比較台北與其他城市的不同之處,尋找造成台北升溫問題嚴重的實際差異,同時提出緩解措施。

文章首先介紹了城市熱島效應的定義,並回溯了熱島效應的歷史。城市熱島效應主要分為地下、地表、冠層和邊界層四種類型,進一步說明了各種熱島的特點。隨後,透過台灣北部地區的氣候分析,特別聚焦於台北市,探討其高溫現象。文章指出,台北市的高溫問題相對於周邊地區更加明顯,並提供了相應的氣象數據予以支持。最後,文章強調了台北市高溫現象的嚴重性,並呼籲對此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制定更有效的應對策略。

分享此篇文章:

高階核廢無法可管!民間版《高放射性廢棄物選址暨處置條例》草案正式發布

台灣長期缺乏高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的法制依據,核電廠除役後,所累積的用過核燃料持續堆置於廠內,儲存池早已飽和,乾式儲存設施亦僅為臨時方案,存放年限最多四十年。面對高放廢「無處可去」的迫切危機,多個民間團體歷經數年籌備,正式對外公布《高放射性廢棄物選址暨處置條例》草案,共106條,分十二章,呼籲立法院各黨團支持,將草案推進國會審議程序,補上關鍵法治缺口。

Read More

訂閱EJA電子報

每月寄送焦點行動、活動及課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