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齊聚,要環境殺手張子敬下台!
昨日(1/10),眾多長期關注台灣環境的公民團體,齊聚行政院前呼籲行政院改組應謹慎,不要再將長期漠視環境保護的現任環保署署長帶進環資部!
 
記者會中,各參與團體演出行動劇,並細數環保署長張子敬的「各項罪狀」,強調張子敬促成環境破壞,並不適任。
 
其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張譽尹律師 也出席發言,並從過去幾年的觀察,歸納出張子敬不適任的三項理由:

環保法規倒退嚕

民國107年李應元署長、詹順貴副署長任內,就爭議多年的環評法內容原本有機會促成修法,然而藻礁環評案後,兩位正副署長陸續下台,環保署在蔡鴻德代理署長期間,在107年12月就私下提出倒退的環評法修正草案,把民間期待已久的「老舊環評退場的三種機制」全數閹割,遭到環團強烈反對。
108年3月張子敬索性宣佈不修環評法,興起阻擋修法的高牆,環保法規倒退嚕,等於為不良開發商打開一扇大門。
 

假環評,真圖章

張子敬擔任署長之後,大量圈選中油、台電推荐的專家學者擔任環評委員,環委專業分佈嚴重不均,「不聽話」的環評委員不予圈選,多數僅擔任一屆的異議環評委員均不獲續任。
任內諸多環境爭議案件,如桃園航空城、淡北道路、 國道七號高雄段等案例,通通過關。該廢止的老舊環評如龍埼掩埋場, 則遲遲沒有下文。
 

藉疫情削弱公民參與

張子敬任期,對於環評公民參與的打壓不遺餘力。除了禁止公民自行直播環評 ,藉口疫情緣故,把公民團體與發言的當地居民趕到另一間會議室, 必須通過直播轉播來確認環評會議內容。
然而環保署設備不佳,委員與開發單位的討論內容,經常因收音不好而「被消音」,實質造成公民參與環評會議的權益大倒退。
Facebook
Twitter
Email

相關文章

環境講座報名:蟲不鳴,鳥不語—談化學污染對地球造成的災害 Silent Spring : the impact of chemical pollution on the environment

殺蟲劑使用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的必需品,然而卻伴隨著嚴重的化學污染問題。本次講座,法國Isabelle Doussan教授將來台探討此議題,並分享她關於殺蟲劑在法國以及歐盟的使用以及其法律限制的多年研究心得。

講座後半段更有美國私立杜蘭大學法學碩士林柏辰律師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林木興研究員的訪談,三位專家將深入探討歐洲及台灣的化學污染現況、問題與解決方案。

航空城都市計畫訴訟開庭 新訂都計法院審查首例

桃園航空城都市計畫(全名為:擬定桃園國際機場園區及附近地區特定區計畫)訴訟案將在今日(4/27)下午第一次開庭,本案是《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專章》施行後,新訂都市計畫案遭利害關係居民提起訴訟的首例。